為實現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轉化成果最大化,玉溪中院針對查糾整改中發現的問題,結合實際,創新審判執行及隊伍管理,推出六項新舉措:
一是數據化助力決策。充分運用審判、執行、后勤等各司法大數據管理平臺,建立數據化助力決策工作機制。推動從依靠直覺與經驗決策向依靠大數據轉變,從被動補漏洞向主動防風險轉變,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轉變,實現決策科學化、管理精準化和司法服務高效化,讓司法大數據成為推動司法管理決策的有力抓手。通過大數據科學研判審判執行工作態勢,認真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及時擬定審判執行工作計劃,精準施策。實現對審判執行工作全方位有效監督和管理,規范司法權力運行,提高工作質效。
二是科學化調配資源。將人員力量向辦案一線傾斜,設置集約職能機構,組建新型審判團隊。確立“人案適配、因人設輔”的原則,在科學評估辦案團隊工作量飽和度的基礎上擬定合理的審判資源配置方案,努力實現各業務庭之間、辦案團隊之間、法官與司法輔助人員之間配合順暢、運轉高效。因此,要進一步優化人員配置,對原有以庭室為架構的民事、刑事、執行等審判團隊進行細分按照相近案由配置以合議庭為架構的專業化審判團隊,完善人員動態調整機制,將優勢資源和核心力量充實到辦案一線。
三是集約化管理審務。革新傳統事務管理模式,讓法官從異常繁雜的各項事務中解放出來,提高辦案效率。對諸如訴訟材料的收轉、掃描、編目、開庭排期、庭前應訴格式文書的制作、送達、流程信息錄入卷宗裝訂、移送歸檔以及制作生效證明等審判事務性工作進行集約化管理,讓法官集中更多精力辦案,努力實現各類案件的快速化解和及時結清。
四是精細化審理案件。以案件類型為基礎,依托三大訴訟體系和審判業務專業劃分,構建符合各自工作實際的專門化、精細化案件審理機制。對數量多、影響大、專業性強的案件實行專門化、精細化審理,培養相關領域的專家型法官、傳承審判經驗,提高相關類型案件的審判質量和效率,真正實現“簡案快審、難案精審、簡出效率、繁見質量”。
五是標準化考核指標。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制定標準化績效考核,實現標準化績效考核指標,充分發揮績效考評工作“風向標”作用,強化監督激勵措施,將審判績效與表彰獎勵、職務晉升掛鉤,增強法官隊伍的動力和活力。建立健全法官業績檔案制度,把“管案”與“管人”有機結合起來,將考評結果與評先評優、晉級晉職結合起來,讓有能力的干警有作為,有作為的干警有榮譽感。通過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提高廣大干警的凝聚力、向心力、戰斗力,有效促進審判質效提升。
六是人性化關懷隊伍。緊緊圍繞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切實增加服務、保障審判業務部門和一線辦案法官的意識。堅持人性化關懷隊伍,進一步關心干警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為廣大干警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在車輛、經費、出差、調警和后勤服務等方面服務保障到位,切實解決審判一線的后顧之憂,確保一線辦案人員把時間和精力集中到辦案上。重視人文關懷,抓好一線干警的心理調整和心理疏導,通過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陶冶干警的疲憊身心、釋放緊張的工作壓力。